斜槓人生一定要學會的「番茄鐘工作法」,提高工作效率和收入的關鍵工作心法!
大家好我是工程師媽咪Jean,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一個很棒的高效工作法「番茄鐘工作法」,我第一次聽到這名詞是在我的TRW網路行銷團隊,聽我們的社群行銷大師Ryan聊到,後來我去查資料才發現原來這工作法非常有名,也有好幾本書。
好的,身為一個要槓桿家庭和事業的斜槓媽媽,管理好時間是非常重要的,我覺得番茄鐘有很大的幫助!今天想跟各位分享~~希望對你們有幫助!
一:番茄鐘的由來
番茄鐘這名字聽起來很可愛,這到底是什麼?番茄工作法起源於80年代,因為作者Francesco Cirillo 想要認真準備大學的期末考,但是常常計畫趕不上變化,於是為了提升讀書效率,去廚房找了一個番茄造型的倒數計時器(料理定時器),把自己要讀的章節,預設一個固定時間,用倒數計時器來規定自己,鈴聲沒有響之前是不能去做別的事情的,於是「番茄工作法」誕生了。
「番茄鐘工作法」的原文叫做「Pomodoro Technique」,它定義為「使用一個定時器,將一個長時間的任務,切割出時間區塊,以25分鐘為一個工作單位,再加上5分鐘的休息時間。」
番茄工作法的原則是,每個時段會有25分鐘工作、計時器響後安排 5 分鐘休息。在連續工作了 4 個番茄時段之後,安排一次15~30分的長時間休息,這段時間也不要做太複雜的事,讓大腦休息一下。
二:如何開始番茄鐘工作法?
很多人以為第一步就是拿出一個計時器,設定25分鐘然後開始專注在工作上,你會心無旁騖很有效地完成工作……。但事實上跟你想像得很不一樣,25 分鐘工作加上5 分鐘休息?有那麼簡單嗎?你可以試試看,你會發現真的很難專心。你可能會一直花時間在重複確認時鐘剩下的時間,然後重複個幾次25分鐘後,可能失去耐心,或是工作時間超過25分鐘造成延誤,你一次又一次的延遲倒數計時,最後全部大亂,計畫還是趕不上變化。
三:太多瑣事讓你分心
如果你是上班族,你發現當你進到辦公室時,就開始出現一大堆與工作無關的外來因素在阻礙你完成工作,尤其你今天正想打起精神專注地完成某項大任務,卻偏偏來了一大堆雜事讓你無法專心。
這些無數的干擾可大可小,從你肚子餓想要吃點早餐或下午茶,或是同事突然跑來找你閒聊,以及永遠開不完的會議,會議中又一堆事情不斷延遲,像是某某單位的同事報告打不開,電話找不到負責人,或是突然會議室的電腦當機要重開…. 工作之外,你可能想在上廁所偷偷滑個手機。你發現真的要落實番茄鐘工作法,真的不是想像中這麼簡單。
四:使用番茄鐘的三個關鍵步驟
面對以上阻礙你進行番茄鐘工作法的瑣事,到底該怎麼辦?可以高效地完成工作。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談論蕃茄鐘的書籍,我在《經理人月刊》看到一篇報導我覺得很棒,作者提到五個關鍵步驟來協助你徹底執行番茄鐘工作法,我把這五步驟簡化成「三步驟」給你唷。
Step1: 計畫
在開始番茄鐘工作法之前,應該先計劃好明確的工作目標,你可以用目標來反推你必須完成的工作項目,並且列出盤點表,將這些項目安排進計畫表中。
Step2: 記錄&追蹤
每個30分鐘的最後5分鐘,是你的休息和檢視時間,此時需紀錄前25分鐘執行的狀態和數字,並且5分鐘回顧和檢討自己使用番茄鐘的實際情況。每個人的工作內容和狀態都不同,你一定要記錄和檢討,才能有效追蹤,不段修正和優化出一套,專屬你的高效率系統。
Step3: 加工
除了計畫中的工作待辦事項確認表,寫下每件你必須做、想處理的事情。你還需要在每個工作日的第一天,根據事情優先順序進行排序,填入今日工作表。今日工作表的做法是要分成兩區塊,上半部寫今日待辦事項、下半部用於記錄臨時急迫項目。
一週過去後你可以透過工作記錄來掌控自己每日工作實際狀況,扣掉休息、會議、通勤、外務、吃飯,還剩下多少時間是你可使用,進行每日待辦事項。然後根據輕重緩急來排序,比較重要或難度較高的工作可能會給4個番茄鐘,比較簡單的事情就1–2個蕃茄鐘。
假設每天工作 8 小時,每天能使用的番茄時段才16個,扣掉雜物和吃飯休息,真的沒剩太多。所以掌控每個工作事項的進度和狀態,做好詳細紀錄並且持續優化是非常重要的!
最後,當你完成清單上的一項任務,就把它劃掉,然後紀錄所需的時間,這可以讓你能更精準預估每個工作項目需要的時間和心力,規劃出更精確的番茄鐘。
五:使用蕃茄鐘的2大注意事項
A. 番茄鐘不可切割,也不可連續:
番茄鐘不可分割(沒有 0.5 個),最小單位就是 1 個番茄鐘。被外物中斷時不能按下暫停鍵,如果超過時間就只能重新設定。如果不小心工作超過25分鐘鬧鐘響了,也不能延長,如果只是需要短短1–2分鐘,那就要記錄在同一個番茄時段,如果超過5分鐘建議直接暫停,先休息5分鐘,然後把超出的寫進入下一個番茄時段。如果事情提早完成,還是要把番茄鐘做完,剩下的時間用來檢視成果。
就好像寫一張測驗卷,老師給你30分鐘,但你在20分鐘時就寫完考卷,此時不是趴下來休息或是發呆,而是剩下的10分鐘拿來檢查答案,反之如果考卷寫不完,你是不會跟老師說多給我5分鐘寫完的,老師會直接把考卷收走…….
B. 連續的番茄鐘會本末倒置,休息很重要
有的時候工作太專注進入「心流」狀態時,可能就一連工作好幾個小時。我常常這樣,會變成一忙就是3–6小時,其實這樣對頭腦不太好,休息時間很重要,可幫助頭腦消化和吸收
最後,其實蕃茄工作法我已經應用了兩年以上,我的做法是會從起床到睡前這段說間,以30分鐘切割成一塊塊時間區塊,然後先列出待辦事項,然後把這些項目填進表單,盡量放在連續的區間中,並且用螢光筆匡出來。每日結束時也會檢視今日完成進度和是否按照螢光筆框出來的作,而蕃茄鐘工作法我覺得是更進化的版本,讓你更精準使用30分鐘的區間。對我而言最棒的是,我開始重視休息,也開始知道自己到底一天花了多少時間在各專案上,能協助我平衡家庭和工作這個槓桿。
以上高效工作管理方法提供給你,如果你想參考我是如何高效工作,可以到連結去下載我精心設計的《高效工作管理90天日記》,會對你非常有幫助!
我是工程師媽咪Jean,我們下集見,掰掰~